
時隔近半年,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大集團)最終放棄了斥資900億元進軍太陽能領域的宏偉計劃。近日,恒大集團在正式回應有關查詢時稱,在進行市場研究后,已放棄投資太陽能的計劃,且未在該業務領域投入任何資金。
曾欲豪擲900億投資光伏行業
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曾被譽為新興朝陽產業,特別是下游產業市場極為廣闊。在經歷兩年多的光伏寒冬后,得益于政府多項利好政策護航,光伏產業在2014年加速重組,市場逐漸復蘇。此外,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清潔能源性質,對現實生活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讓這一產業極具潛力,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到光伏“分羹”。
2014年9月,恒大集團高調宣布進軍光伏行業,并迅速作出一系列布局,震驚業內。
根據恒大集團與河北張家口市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恒大將在張家口投資約900億,投資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為:三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
同年10月,國藏集團發布公告稱,恒大已與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 Power簽訂備忘錄,兩者擬以折讓約87%的價格、合計12億港元入股國藏集團。當中,恒大出資9.66億港元,交易完成后,其將成為國藏集團第一大股東,所得資金用于發展太陽能業務。
業界人士:不看好
但是,業內對恒大進軍光伏產業卻并不看好。
2014年10月9日,標準普爾發表評論稱,光伏投資計劃可能對恒大地產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標準普爾在研報中指出,恒大地產制定了激進的光伏行業擴張計劃,但其缺乏相關專業經驗。尤其是,恒大地產在進入農業和消費行業后不久,再度進入完全不同的行業,將帶來執行風險。
在業界不看好的情況下,恒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大計也沒能延續,在2014年底告吹。2014年12月9日晚間,恒大地產與國藏集團發布聯合公告稱,由于各方未能就若干商業條款達成共識,恒大、國藏和美國太陽能開發商在2014年10月7日簽訂的備忘錄下認購事項將不會進行。據悉是因為價格沒能談攏。
而對于此次徹底放棄光伏產業,彭博社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師王曉婷(音譯)認為,投資光伏發電并不意味著一定能有穩定的回報。恒大集團做出放棄光伏項目的決定,是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使得開發商們承受較大壓力之時。而在此前,恒大集團的快速擴張,一直是靠債務來支撐。
野村證券的分析師杰弗里·高(Jeffrey Gao)則表示,恒大集團的股東可能對于公司進入一個不熟悉的業務領域不感興趣。
放棄光伏 只因賺錢太難?
對于恒大集團來說,900億的投資說不做就不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光伏賺錢“太難了”,而且前期還要有很多投入。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協經濟組的激烈討論上,許家印談起曾經心儀的光伏產業時顯得比較落寞。他表示,目前光伏行業投資環境不佳,投入大,產出少,問題多,前景不明。雖然是很重要的行業,但配套等多方面存在太多不足。許家印還建議,要將光伏產業“納入十三五計劃,不然會再錯過十年”。
從許家印的言論中能看出,如今的恒大在看待光伏時更為理性客觀,但似乎也失去了雄心。
如今,因為“時機并不成熟”,恒大宣布放棄了光伏,這也讓去年轟動一時的900億大單戛然而止。而恒大集團最終放棄太陽能投資計劃,似乎恰好也印證了當時業內質疑的正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