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兩個相關環境科技的問題已經糾纏了人們好幾十年,一個是如何儲存太陽能,另一個是燃煤等產生的二氧化碳怎么處理。來自通用電氣(GE)的科學家或許有希望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他們用二氧化碳作巨大“電池”來充分利用多余能量。
用二氧化碳廢氣來造巨型太陽能電池
這個想法就是用太陽能,通過集中的鏡面陣列來對鹽加熱,同時使用多余的電能將二氧化碳冷卻為干冰狀,儲存在煤電廠的地下。當高峰時段需要額外的電力供給時,尤其是在太陽下山以后,加熱后的鹽可以再將干冰加熱到“超臨界”狀態,介于氣態和固態之間。然后集中到GE特制的渦輪機中,可快速生成能量。
然后據GE所說,上圖的這種名為sunrotor的設計就能產生足夠供給100000戶家庭使用的電力。
這種設計同時也能為燃氣工廠所用,令其工作更為高效。GE高級工程師Stephen Sanborn表示,這種方式讓工廠的那些系統多出不止兩倍的輸出,從每瓦時250美元的成本,控制到100美元。他說:“成本會很低,因為你不是在生產能量,而是從太陽或者渦輪機獲取能量,儲存能量、轉化能量。”整個系統能夠將儲存的68%的能量返還給電網。
雖然整個系統比較復雜,而且需要比較專業的制冷、熱轉換、能量儲存和化學工程,GE在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研究人員。短期內,這種技術通過利用二氧化碳讓燃氣發電廠的效率提升25%-50%,還極大減少了二氧化碳輸出。
Sanborn認為,未來5-10年內,這種能量儲存系統就可以實現商用:“我們不是在說汽車電池那樣的東西,其結果就是高效、高性能可再生能量系統,極大節約礦物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