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電池“錢”景廣闊
儲能電池可以說是汽車制造商研發電動汽車的一個副產品,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戴姆勒,其儲能電池都移植了電動汽車鋰電池的相關技術。奔馳負責研發的部門主管哈拉爾德·克勒格爾表示,配備戴姆勒電池的汽車在炎熱與寒冷的極端天氣考驗下成功行駛百萬公里,這無疑證明戴姆勒電池適合長期使用。
戴姆勒儲能電池將首先在德國銷售。作為全球太陽能發電大國,德國很多普通居民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甚至可以將電力以優厚的價格賣給電網,而中國制造的大量太陽能電池板也被出口至德國。
事實上,在4月底特斯拉剛推出儲能電池時,其他汽車制造商對此并沒有太大反應,但之后事情進展之快有些出人意料。在特斯拉2015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透露,Powerwall家用儲能電池預定量達到3.8萬塊,而Powerpack電池組的訂單量則為2500塊。市場咨詢機構Lux研究公司稱,目前保守估計特斯拉收獲的訂單價值已經超過8億美元。特斯拉一下子就從一家單純的汽車制造商變成了一家集汽車制造和能源開發為一體的公司。
Lux研究公司認為,個人及商業團體對于大功率儲能電池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攀升。另外一家市場咨詢機構Navigant研究公司今年年初發布調研 報告預測,隨著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及電網運營商尋求成本收支平衡,截止到2024年,全球微型電網級別的能源存儲業務利潤將超過680億美元。
面對廣闊的儲能市場,戴姆勒希望除了既定的合作伙伴——德國電力公司EnBW外,未來能有更多相關的德國本土以及國際公司加入到儲能電池的合作中來。特斯拉也決定,未來生產的鋰電池中的1/3將用作儲能電池。“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電網領域的儲能需求會快速增加。”特斯拉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說。
比亞迪先人一步
事實上,在特斯拉、戴姆勒之前,已經有不少亞洲企業推出儲能電池產品,中國車企比亞迪就是其中一家。
與特斯拉、戴姆勒不同的是,比亞迪原本就是一家電池供應商,在儲能電池領域經營時間較長,生產有微網系統、家庭小型儲能系統、社區中型儲能系統、大型儲能系統等,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美國杜克能源、美國雪佛龍等。今年5月底,清潔能源企業Invenergy LLC宣布啟動其在美國伊利諾伊州31.5MW(兆瓦)的商用儲能項目,該公司在西弗吉尼亞州的31.5MW的儲能項目也將正式上線,這兩部分儲能項目均采用比亞迪集裝箱式的儲能系統。
在今年5月初召開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對于特斯拉發布儲能電池一事,比亞迪北美總經理李柯回應稱:“我并不認為特斯拉對我們存在威脅或挑戰,我們反而把它當作是一個好機會,暗示我們應該借此做更多儲能電池項目。儲能電池是比亞迪的強項。目前為止,比亞迪生產的電池達到5GWh。到今年年底,會投 產約8~10GWh的電池。所以從規模來講,現在比亞迪并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我們在儲能電池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