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兩天前在特斯拉官方博客貼出或許載入電動車史冊的開放專利宣言,全世界迅速傳開一場新的“神顛覆”討論。當專利成為IT業爭先搶奪的戰略武器,當蘋果三星們為專利在全世界開打,特斯拉逆勢發起的這場專利開源運動注定震動全球。
特斯拉是一家技術公司,專利是特斯拉的核心資產和根本競爭優勢。開放專利這樣重大的決定不僅需要馬斯克同意,而且需要董事會授權。一個超越時代的決定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作為一個物理系畢業的工程師,馬斯克所創辦顛覆支付的PayPal和可以和美國航天局競爭的SpaceX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精確。馬斯克決定把特斯拉的專利投入開源既不是出于賭徒心態,也不是為了浪漫。一路走來所向披靡卻突然棄劍,特斯拉的大棋需要一步一步解讀,讓我們先來掃除誤區。

一、掃“誤”貼
誤區一:特斯拉“放棄”專利權
馬斯克用了一個文藝范的開頭—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我們的所有專利都歸你了),使得很多人都以為特斯拉放棄了自己的專利。但從官博的內容來看,特斯拉承諾的是不向任何善意(in good faith)使用特斯拉技術的人發起訴訟,這里放棄的只是訴訟的權利而不是專利權本身。從法律上說只要沒有到專利主管部門登記放棄專利權,特斯拉就還是專利權人,理論上存在收回承諾的可能。既然善意使用是專利權人不起訴的必要前提,特斯拉提供給大家的就是有條件的免費許可。
誤區二:特斯拉用的技術大家都可以用了
特斯拉的確在電池管理、安全控制等電動車基本技術方面占據領先地位,但特斯拉的產品優勢相當部分是從第三方取得使用許可的技術。特斯拉的核心部件電池就是從松下采購,特斯拉自有的是對近8,000枚電池組成的電池組的管理技術,而不是電池制造核心技術。特斯拉最近與松下在美國共同投入巨資建立合資的超級電池生產基地,其中相當多關鍵技術被包括松下在內的公司外部掌握,特斯拉自己也只是獲得使用許可權,無法再次授權更不可能放棄專利。
誤區三:人人可以再造一模一樣的特斯拉
特斯拉的外觀設計相當出色,但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外觀專利并不在授權之列。外觀設計的價值除了美感外就是使消費者區別產品的來源,如看到圓角矩形就會想到iPhone。看看馬斯克是怎么說——in good faith。用了特斯拉的外觀就一定會使用戶混淆,而這種混淆在特斯拉嚴厲當然是“非善意”的。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是帶有鮮明網絡血統的IT概念車,人機交互和控制系統設計非常出色。特斯拉開放專利的目的并不是讓同行節省開發費而是促進電動車行業的整體發展,達到這個目的完全無需連部件的IT技術也一并許可。

